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船营法院:为人民法庭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
分享到:
作者:仲晋炎  发布时间:2017-12-20 14:57:35 打印 字号: | |

    走进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大绥河人民法庭,人们不仅能感受到法庭的威严肃穆,更感叹于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可喜变化。 

年初以来,船营区法院坚持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人民法庭标准化建设、提升司法效能的首要内容,加大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力度,对大绥河人民法庭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法庭的高科技设施从无到有,从最原始最传统的手写记录到数字化法庭的综合运用、庭审同步直播,切实提高了审判效率,规范了审务行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诉讼。

借力信息化,减轻当事人诉累

    船营法院大绥河法庭辖区面积800余平方公里,下辖欢喜乡、越北镇、大绥河镇、搜登站镇,辖区人口15万余人。由于管辖地域广阔,当事人诉讼时从立案到参加庭审,再到接受判决、裁定,都要花费很多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如今,对到法庭提起诉讼的当事人,法庭指导其使用自己的身份证注册专属账号后,在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将诉讼材料、证据材料上传到电子法院平台,再由办案法官对当事人提供的诉讼材料和证据材料进行审查,实现了网上立案,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诉讼。

由于管辖地域是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当事人外出打工,法庭传唤当事人时,当事人经常不能及时出庭。为了切实减轻当事人的诉累,该院大绥河法庭主动出击,经审核确认符合立案条件的,将立案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材料通过网络传给当事人,对没有网络条件的当事人,则通过微信下发。告知双方当事人开庭时间,也由原来的下发传票改为电话通知,让当事人预先准备需要提交的证据材料,开庭时一并补签送达回证,切实提高的工作效率。

借力信息化,减轻案多人少矛盾

近年来,受行政区划变迁、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辖区内土地权属、民间借贷等纠纷较多,法庭受理案件逐年增加,人员不足问题尤为突出。船营法院把加强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作为缓解案多人少突出矛盾的一种技术路径,向科技要效率、要质量。

截止目前,该院大绥河法庭已建成了数字化科技审判庭,初步实现了庭审过程精确化记录、现代化质证、全程化监控、安全化存储等功能。电脑,打印机以及数字化的一体机、扫描机、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办案设备均配备到位。安装通道式X光机、安检门,并对安防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法庭监控系统全部实现和院内联网,法庭和院机关可实时查看监控,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开庭秩序和法官的人身安全都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

数字化科技法庭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后,效果非常显著:法官通过庭审系统便能了解到书记员的记录情况,同样的一句话,不用反复的说来说去;证据展示直接在展示器上展示,不用传来传去;有了同步录音录像,当事人违反庭审纪律的现象基本杜绝,庭审的质量、效率有了很大提高。信息化的建设与不断完善,使案多人少矛盾得到了缓解。

借力信息化,案件管理环环相扣

大绥河法庭自应用电子法院系统以来,把案件运行的流程管理得滴水不漏,从卷宗的装订、扫描到裁判文书一键上传,一样都不少,案件的质量效率较以前也明显提高。

围绕立案、分案、审限、开庭、合议、结案、送达、归档等一系列办案的关键节点, 大绥河法庭依托电子法院系统,实现了每案必管。在法庭庭长的领导下,抓好信息录入、案件报结、排查归档等各个环节,推行网上办案;案件审限由审管办进行跟踪督办,案件结案报主管副院长、审管办网上层批审核结案,审结案件后,报审管办进行网上评查、档案室网上审核电子卷宗,实现了对案件的全程动态监督。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习和应用,该院大绥河法庭的法官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电子法院办案新模式,智能化审判系统让法庭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提升了公信力,赢得了群众的满意。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