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还款姗姗来迟 诚信从不缺席 ——船营法院成功执结一起20年前的旧案
分享到:
作者:孙畅 宋承泽  发布时间:2018-10-10 10:33:20 打印 字号: | |

 

    “张法官,您好!我是黄某,我要来还钱了。您可能不记得我了,我20年前向银行贷了2000块钱一直没有还,我今天打这个电话就是要来还钱的!我很愧疚,拖了这么久…”

     上述这通电话出自一名被执行人黄某口中,原来,1998年,居住在搜登站镇的艾滋病人黄某因急需用钱,向吉林环城农商行贷款2000余元,因为生活拮据一直未能偿还,船营法院当年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

     2018年,是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的决胜之年,船营法院举全院之力破解执行难题。该院执行局全体干警启动“5+2”和“白+黑”模式,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划分“三个战区”的方式,吹响了三路战斗号角,向“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发起总攻。

     在这期间,执行法官张亚民正在办理吉林环城农商行案件,在办理搜登站镇其他村民案件时,张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说服教育,然而面对拒不执行的被执行人,张法官刚柔并济,采取了拘留、失信惩戒等强制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正是在船营法院营造出来的执行大风暴的笼罩下,黄某感受到了巨大压力,寝室难安,甚至自称“连续几晚做梦梦见了自己因为欠银行钱而被抓进了监狱,生不如死。”黄某突然意识到“诚信”才是立命之本,“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恐怕就要得“心理疾病”了。

    2018年9月6日,时隔20年,黄某来到了船营法院,当面向张法官再次提出了还钱的打算。张法官了解到情况后,约上了银行代理人任某,与黄某进行协商。黄某诚恳地表示,这么多年以来,这件事一直是压在我身上的一块石头,让我抬不起头来,但因为自己身患重病,没有收入来源,加之家境本身就很贫困,生活一直很困难,想要还钱,却因拖了越久,利息越高,早已是本金的数倍,实在力不从心。任某在得知黄某身患顽症仍要还款时,被黄某此举打动,决定代表银行让黄某在还上本金的基础上,只象征性地收取5000元利息。黄某当场泪洒调解现场,握着法官和银行代表的手久久不语。最终,黄某当即将7000元钱交到任某手中,并说道:“今后,我一定要诚实守信,堂堂正正做人!”至此,一桩二十年的终本案件得以执结。

    结案后,张亚民法官感慨道:“当初接到被执行人黄某的电话时,我十分惊讶,但后来想想,正是全国上下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才促使被执行人诚实守信,主动还款。这起案件,将不断鼓舞我们法院执行人,继续攻坚克难,披荆斩棘,最终必将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