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发达的今天,“老赖”们对法院的查控手段也越来越了解,纷纷将名下的财产转出银行这一传统储蓄平台。执行法官在查询被执行人名下的银行账户余额时,往往发现他们名下银行账户众多,但这些银行账户的余额普遍在百元以内,没有执行价值。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存储等方式逐渐增多。支付宝、微信零钱、财付通三大网络虚拟存储平台因交易便捷、随存随用,逐渐成为老赖躲避法院的查控,抗拒执行的新据点。执行环境逐渐变化,要想更有效打击这些“老赖”,必须创新执行手段,瞄准关键时机,出奇制胜。
2018年春节期间,广大市民消费能力日渐提升,而且多喜欢使用微信等新支付方式,对于有生产经营事业的被执行人会有新增收入。被执行人的亲友之间往往会互赠微信红包、支付宝红包,也会新增收入。而且,被执行人们一般在节日期间沉浸于过节的喜悦气氛而“掉以轻心”。
基于以上,船营法院认为只要抓住春节这个关键的黄金节点,加强对未结案件被执行人“总对总”回头看,尤其是重点关注微信零钱、财付通、支付宝等互联网存储平台的调查,一定会有重大收获。
为此,船营法院迅速布置相关人员对未结案件,尤其是民生类案件的重新提起“总对总”查询,重点关注“互联网银行”模块,几日后财产结果陆续得到反馈:超过二十起案件微信零钱、支付宝中新增数千元财产,最多一件甚至超过万余元,执行法官立即作出扣划及冻结裁定对发现财产采取强制措施,有力的维护了申请人的权益,让广大申请执行人在新年起始感受到了船营法院的温暖的关怀。
新的一年里,船营法院将坚持集中执行常态化,通过持续开展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加大强制执行的力度,用足用尽强制执行的手段,确保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