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营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牢固树立“大服务”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档升级、增加服务项目,从解决深层次问题入手,着力搭建诉调对接平台,实施“简案速审”、“普案快审”、“繁案精审”新模式,通过优化人案配置、完善办案机制,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审判效率。成立诉讼辅导室,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成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聚集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高站位:打造“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
“群众来到法院都是带着怨气来的,诉讼服务中心的工作就是用便民贴心的司法服务来化解群众的怨气,为后续审判工作打好基础。”该院立案庭庭长王鹤霏如是表示。
“您好,请问您要找哪位法官,我可以帮您联系。”走进诉讼服务中心,就能看到两位导诉员在为当事人提供咨询服务。为给当事人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船营法院不断完善诉讼服务,在立案大厅专门设置了导诉台和导诉员,为当事人提供诉讼程序咨询、案件查询、法庭路线指引、法官联系等“一站式”服务。并携手北华大学,联合创建“双基地”建设,建立“法律志愿服务站”,将大学生志愿者的法律服务引入法院,使学生成为参与法院司法服务、监督法院司法公开、宣传法院工作的新力量。这种“直通式”便民服务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细节决定了司法服务的品质。船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一系列周到、贴心的服务,让人处处感受到人民法院便民、亲民、为民的新风。”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某评价道。
近年来,船营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在服务理念、服务机制、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创新突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
高要求:开展“人性化”调解服务
“法官,我们这个事实在解决不了了,请你们给我们办一下吧。”两个面含怒气的中年人走入诉讼辅导室对调解法官李艳杰说道。
杨某住在临街巷内的平房,邻居刘某因为开了一家饭馆,安装了一个大型油烟机,其排烟口设置在刘某自家的房顶上。杨某的二层住房一侧窗户恰好与刘某安装油烟机的墙体相邻,两者相距约1米,中间形成一条窄道,虽不走人,但一直是杨某家一层住房主要的通风通道。
刘某的饭馆正式营业后,杨某发现自家二层房间里总有股油烟味,且一旦开窗户通风,油烟味更大。查找原因,杨某发现原来是刘某的饭馆厨房的油烟机排放口离自家二层窗户太近,只要油烟机一开,就会有油烟窜进杨某的房间里。杨某找刘某商量解决油烟排放问题,但刘某置之不理。杨某无奈,遂与刘某来到法院,申请调解。李法官在了解到这种情况后,考虑到双方都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理应和睦相处,对当事人开展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经过三次对协议的修改补充,原被告终于达成一致意见,达成和解。
高效率:审判进入“快车道”
“物业服务质量不好,环境卫生差、保安不负责、小区绿化没人管……”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正在十五法庭公开开庭审理并庭审直播。该院立案庭法官刘莹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该案开展了要素式审判,简化审理流程,提高审判效率,从起诉、立案受理到当事人领取民事判决书,仅仅三天时间就结案。原告刘某某高兴地说:“现在到法院打官司确实快了,速裁程序还是好。”
船营法院速裁庭月结案达317件。对于物业供暖、买卖借贷等与社会公共服务、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纠纷,在确保公平正义前提下,快审、快裁,进一步缩短诉讼周期,避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