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司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次“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有效体现,一个“跨界、互联、整合”的诉讼服务新模式——这就是跨域立案。
跨域立案是指当事人或者诉讼代理人通过选择就近的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向有管辖权的省内异地法院提交立案申请,人民法院为其提供相应的立案登记诉讼服务。吉林省跨域立案适用于吉林省辖区中、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商事和申请执行(不含非诉执行)案件。也就是说,吉林省内的市民想打官司,在家门口法院立案就行,再也不必因为案件是异地法院管辖而长途奔波了!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不受地域、审级限制,在任何一个法院都能享受到平等、同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积极开展跨域立案诉讼服务。
“跨界”——“家门口”实现跨域立案
日前,舒律师在“家门口”——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将被告起诉至吉林省洮南市人民法院。
“跨域立案真是太方便了,以往需要跑一天的立案手续,现在15分钟就搞定了,给力呀!”舒律师兴奋地说道。
原来,舒律师的案子是一起属于吉林省洮南市人民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如果按照以往的做法,需要跑到洮南市法院办理立案手续,来回车程就需要一天时间。如今,船营法院大力推行跨域立案,设立跨域立案窗口,并设专人专办,舒律师免去了一天的奔波车程,短短15分钟搞定了。
“互联”——提升司法诉讼服务品质
首次体验法院的跨域立案服务,让当事人大呼“想不到”。
跨域立案是‘互联网+立案’的产物。它打破了因法院管辖所造成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建立起法院之间横向和纵向系统化、常态化、制度化的协同联动机制,开创了跨地域、跨法院、跨层级的诉讼服务新格局。通过资源整合、流程优化,将当事人打官司的各类材料、相关手续整体“打包”,通过“吉林电子法院”进行“流转”,从而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这一便民举措,回应并满足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切实降低了人民群众的诉累和负担,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
“整合”——变“群众跑”为“信息跑”
“您的材料准备齐了,我们帮您核对、上传,您就宽心吧,不用您跑来跑去了!”该院负责跨域立案的窗口接待人员微笑应道。
为保障跨域立案真正群众“少跑路”,船营法院为跨域立案窗口配备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所需设备,并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真正做到当事人来申请跨域立案的,一方面作为协作法院能够对相关材料进行形式核对、数据上传、释明引导等工作,将核准材料全部推送至管辖法院网上立案系统,保证管辖法院第一时间接收材料并作出相应处理;另一方面作为协作法院代为接收起诉状、申请书、授权委托书等材料原件及证据材料复印件,向当事人出具《诉讼材料收取清单》,并在三个工作日内与当事人签署的《送达地址确认书》一并通过法院专邮寄送管辖法院。
截至目前,船营法院作为协助法院成功跨域立案两起,作为管辖法院成功跨域立案一起。
毋庸置疑,推行跨域立案便民诉讼制度改革,是法院自我升级诉讼服务的果敢之举,应允了司法改革的要求,也回应了群众的司法需求,其正面效果值得期待。下一步,船营法院将继续加大对“跨域立案”的宣传引导,加强同省内各法院之间的协作,便利当事人诉讼,努力打通司法服务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