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响,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民二庭使用“互联网法庭”网上办理了两宗民事纠纷案。
跨洋纠纷真的可以网上调!
“喂喂喂,你能看见我吗?你能听清吗?……”此时是加拿大多伦多半夜十二点,北京时间下午一点,一件远隔重洋的案件正在进行调解。
原告赵某与被告袁某系初中同学,袁某向赵某借款3万元非但未按期归还将赵某拉黑。赵某身在万里之遥的加拿大,她和家人四处打探始终未找到袁某,遂诉至法院。李法官接到该案后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袁某,征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后,李法官通过互联网法庭进行网上调解。调解过程中,李法官与原告、被告进行远程视频连线,耐心做起调解工作。不到20分钟,原被告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一场跨洋纠纷得以顺利和解。这次互联网庭审,解决了当事人异地诉讼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调解全程视频画面流畅、语音清晰,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认可与点赞。
“云间”模式全新的审判体验
“原告、原告代理人和被告,画面正常吗?能不能听清楚我说话?”“听得清”“可以的,没问题。”经过庭前调试,指导当事人使用手机登录“云间”在家中参与庭审,原告、原告代理人和被告按时出现在了主审法官的电脑屏幕上。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原告是一家民营企业,2018年将37台废旧挂车作价925000元卖给了被告马某、石某。2名被告分12次向原告指定银行账户汇入845771元,尚拖欠购车款79229元。原告多次催讨无果,于是诉至法院,要求支付购车款。为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船营法院“战疫”期间采用互联网法庭在线审理该案。在宣布法庭纪律、确认原被告身份等程序后,首先由原告陈述诉讼请求、被告答辩,经过双方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后,双方查阅电子庭审笔录并签字确认,一场同步录音录像的互联网庭审顺利结束。
互联网庭审是船营法院解决疫情期间开庭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尽最大努力把可能带来的“不便”转变为不打折扣的“简便”,让人民群众在防疫特殊时刻仍能得到无障碍的司法服务,彰显了人民法院的智慧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