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国际禁毒日|孤“毒”患者,让我们对毒品“Say:NO”
分享到:
作者:韩悦  发布时间:2020-06-26 09:00:35 打印 字号: | |

罂粟美丽妖艳,沾染生死两难,

吸毒飘飘欲仙,戒毒难于登天,

燃烧良知康健,骨肉不再相连,

呼吁共同防范,无毒爱满人间。

不做“瘾君子”,

让我们对毒品“Say:NO!”

【典型案例一:王某鑫贩卖、制造毒品案】


被告人王某鑫以生产胶水为名,租赁一处养猪场,并出资在此秘密建造制毒窝点,随后组织多人在该窝点制造毒品氯胺酮(“K”粉),并在当地进行贩卖。同年12月份,王某鑫指使他人,伙同刘某华向他人贩卖氯胺酮时被抓获,公安机关当场查扣氯胺酮125827克,随后在养猪场窝点查扣一批制毒设备和原料。

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鑫明知氯胺酮是毒品,而伙同他人制造、贩卖,其行为已构成贩卖、制造毒品罪。在共同犯罪中,王某鑫出资租赁制毒场地,购买制毒设备和原料,纠集人员制造毒品,并指使他人将制造出的部分毒品予以贩卖,起主要作用,系罪责最为严重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指挥和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王某鑫制造、贩卖毒品数量特别巨大,社会危害极大,罪行极其严重。据此,依法对被告人王某鑫判处并核准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温馨提示:氯胺酮是一类精神药品,具有麻醉作用,滥用氯胺酮会产生认知障碍、引起幻觉,危害很大,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抵制毒品。

案例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典型案例二:李某文等容留他人吸毒案】


被告人李某文、马某策等人出资租赁一家KTV的2间包房用于容留他人吸毒,并由郑某权负责包房的收费、记账等工作。某日,陈某等数人来到该包房吸食氯胺酮,随后公安机关到场抓获李某文、马某策等十余人,经现场检测,在场十余人均吸食了毒品,当场缴获氯胺酮0.58克。至案发时,涉案两间包房营业约15天,收入约8万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文、马某策、郑某权结伙容留他人吸毒,其行为均已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李某文、马某策伙同他人出资租赁包房,负责经营管理,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应当按照其二人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郑某权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依法应当从轻处罚。三被告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利用娱乐场所容留他人吸毒,人数众多,可酌情从重处罚。马某策、郑某权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认罪态度较好,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李某文当庭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据此,依法对被告人李某文、马某策和郑某权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一年八个月和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一万元和三千元。


温馨提示:比吸毒危害更大的是聚众吸毒,娱乐场所的经营者为招揽生意而容留他人吸毒牟取利益,犯罪性质较一般的容留吸毒行为更为严重。

案例来源: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注意:这些都是毒品→


所谓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以下常见的行为都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1、吸食、注射毒品

2、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3、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4、强迫、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5、通风报信的行为


成为孤“毒”患者的诱因→


1、猎奇心态,盲目好奇

2、贪慕虚荣,时髦耍帅

3、追求刺激,享乐主义

4、无知无畏,轻信他人

5、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6、威逼利诱,迫于无奈

7、自暴自弃,堕落深渊


吸毒的危害有哪些→


一、对自身健康的危害:

1、经常吸食毒品会导致全身骨骼肌痉挛,损害大脑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

2、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或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

3、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

这些人往往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吸毒者多数命短,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二、对家庭造成的危害:


吸毒导致大量的家庭悲剧,一旦家庭中出现一个吸毒者,就意味着贫困和矛盾围绕着这个家庭,吸毒的高额支出,会使吸毒者债台高筑,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三、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还会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危及国家经济;诱发多种犯罪,影响社会安定;影响国民素质,荼毒青少年,败坏社会风气。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缉毒警察牺牲吗?


在毒品的另一头,是与毒品做殊死搏斗的缉毒警察,缉毒警察的每一次任务都是生死对决。如果不幸在任务中牺牲,亲人们甚至不能在墓碑上刻上他们的名字,因为残忍的毒贩会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报复。

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近400名缉毒警牺牲在岗位上,几乎每天都会牺牲一名。

牺牲的禁毒民警平均年龄41岁,比我国人均寿命低32.5岁,比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平均年龄低1.8岁。其中,最小的18岁,最大的68岁。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毒品切莫品,一品入深渊。

身体被击垮,精神遭摧毁。

钱财将散尽,良知会泯灭。

家庭失和谐,幸福已遁逃。

置身高墙里,悔过度余生。

世界禁毒日,劝君要谨记,

切莫染毒品,健康好人生。

禁毒是一场全民的战争!

不要让毒品毁了你的未来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让我们一起对毒品说“不!”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