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院里,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身着警装、肩扛警衔
他们是人民法院队伍中的一支特殊力量
碧血丹心,铁骨铮铮
他们牢记使命、忠诚履职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圆满完成了一起又一起重大庭审警务保障任务
他们就是为保障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警务人员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
——司法警察
12月22日,当审判长敲下法槌,宣布休庭时,历时7小时的陈某等98人网络集团诈骗案庭审全部结束。该案系吉林市两级法院开庭审理的刑事案件中涉案人数最多的网络诈骗案件。
这起案件的顺利庭审,背后有一群默默为之守护的群体——司法警察。他们甘当天平下的“绿叶”,用满腔的热忱和辛勤的汗水,让警徽在新时代法治的蓝天下熠熠生辉。
周密部署 科学分工
因该案被告人人数众多,为保证庭审安全有序进行,船营法院法警大队提前与本院刑庭主审法官沟通,了解案情、预判风险、制定预案,力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提前向吉林中院法警支队申请调警,共抽调吉林地区法院司法警察111人、警用车辆17辆,确保押解警力、车辆保障到位。
开庭前一周,法警大队成立警务保障专组,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通报案情,反复敲定工作细节,部署好警务后勤保障、技术支持等工作。围绕“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三大关键,对标对表做好警力部署,确保庭审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召开警务部署动员会,详细解读警务保障工作预案,细化任务分工,落实责任到人。提前规划好押解路线,并多次对路线、庭审地点、各羁押场所进行现场勘查。同时精心做好防护工作,将防护装备编号分装,检查好戒具数量和质量并进行全方位消毒,确保无安全隐患。
披星戴月 保驾护航
凌晨6点钟,宿风凛冽,寒气逼人。法警们已整装待发,准备前往看守所提押被告人。到达看守所后,四名法警核对被告人身份,按顺序通知各车法警提押各自被告人。其他各组法警按车序站在车身前,摆放好防护用品和戒具,按车序分别到门前领取被告人,仔细的对被告人进行安全检查,细心的为被告人穿戴好防护用品,戴好连体戒具后押解上车。在车上,法警们全程开启执法记录仪对被告人进行录像,一个个神经紧绷,一丝都不敢放松。
庭审过程中,法警正襟危坐在被告人身后,时刻观察被告人的一举一动。为防止被告人自残或他伤,法警必须对被告人能接触到的一切物品进行详细检查。为了保持看管力量,法警寸步不离,更谈不上休息。他们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里面的警衬也已经被汗水浸透。
在他们的保障下,庭审现场井然有序,未发生任何被告人串供、自伤、自残、脱逃等安全事故。
庭审结束后,法警们拖着疲倦的身体安全的将所有被告人还押至看守所。他们虽早已饥肠辘辘、眼皮打架,但疲倦的脸上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回院途中甚至还能够听见细微的呼噜声。
有人曾这样形容司法警察:
判决书上没有他们的署名,但每份法律文书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
审判台上虽没有他们的声音,但庭审现场、安全检查,押解犯人却处处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是庭审守护者,是庭审背后的“绿叶”,
无声,却始终在匡扶正义的道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