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上门调解暖人心 法官挽回父女情
分享到:
作者:仲晋炎 孙畅  发布时间:2021-01-22 11:05:24 打印 字号: | |

“李法官,过年我就打算把我这些儿女都叫回来吃个团圆饭!到时候你也来吧!多亏了你啊!”刘大爷拉着李法官的手激动地说道。

月初,家住船营区某小区的刘大爷一纸诉状将女儿刘丽丽和女婿张三告上了法院。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作为基层人民法院来说,解决类似家庭内部的民间借贷纠纷很多时候不能像处理普通民间借贷案件那样,凭着谁对谁错依法依规直接办理,此类案件的背后往往可能牵扯着一个家族的血脉亲情,关系着亲人之间能否和睦相处。

考虑到本案的特殊性,李法官在拿到案件后第一时间拨通电话做双方思想工作。当时,电话里刘大爷的态度十分坚决:“我没有这个不孝的姑娘,我考虑到她办社保急需用钱才借给她两万多块钱,之后我管她要这笔钱时,张三竟然打我!打得我都住院了!后来经派出所调解,他们才赔给我六千元钱!”

随后办案法官又给刘丽丽打电话。“我爸现在住的房子从买到装修都是我张罗的,我也拿了5万块钱,后来我爸就擅自做主把这个房屋过户给了我小弟,我肯定心里不得劲儿!我和我老公就去找我爸谈了几次,最后一次话赶话吵了起来,动了手,我没拦住,这才有我爸被打住院这个事。之后我爸一气之下就想把之前给我交社保的两万多块钱要回去,因为这事家门都不让我进,我也没说不还给他,这不给我告法院来了!事情大概就是这样。”女儿刘丽丽说道。

了解情况后,办案法官曾多次登门尝试劝说,但双方都无法解开心结。虽然不被双方理解而且承受着被质疑的压力,但办案法官不气馁不放弃,始终把当事人家庭和睦、亲情至上作为首要原则。那么,如何化解这起亲情之间复杂的矛盾纠纷呢?李杨法官有自己的“土”办法——先听牢骚,后聊家常,再调矛盾。“法律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是有温度的,是讲感情的。”这是李法官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最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从刘大爷身上找到了突破口,刘大爷原谅了自己的女儿女婿,刘丽丽和张三也对之前说过的气话,做错的事后悔不已,并表示愿意将2万余元还给自己的父亲。

“爸,眼瞅快过年了,这钱你们添点新衣服,再买点好吃的,健康是第一位的,我俩不懂事儿,别跟我们一般见识,爸,我们错了。”女儿刘丽丽握着父亲的手动情地说道。 

最终,该案未经开庭庭审,通过办案法官积极调解,到当事人家中摆道理、讲事实,不懈努力下消除了父女间的积怨,圆满化解了父女间的矛盾纠纷,该案当场撤诉,调解现场留下了一家人开心激动且久违的合影。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