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船营法院:“温情执行”解心结 用情用法促和解
分享到:
作者:宋承泽  发布时间:2021-08-13 11:04:09 打印 字号: | |

所谓“温情执行”,就是执法办案中不仅考虑案件事实,还要考虑社会人情,实现道德、国法、人情味的协调统一。坚持“温情执行”也是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日,船营法院积极贯彻“温情执行”理念,成功执结了一起兄弟间的合伙纠纷案件。

今年5月,船营法院判决一起兄弟二人因合伙经营熟食品店铺而产生的欠款案件,判决哥哥大郭偿还弟弟小郭夫妻二人6万余元。然而大郭迟迟不履行,小郭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船营法院执行局依法向大郭送达执行通知书和财产申报通知书,都被拒绝接受,网络查控也一无所获。经执行法官多次约谈,大郭最终勉强到院,来院不谈履行却大吐苦水:“散伙时的欠条根本没仔细算过,小郭说多少当时就打了多少的欠条,但实际欠款最多不超过4万元……”后来甚至扬言判决不公,声称要和弟弟和弟妹对抗到底。

执行法官安抚住大郭的情绪后,让大郭继续说下去,大郭抱怨道:“我平时没少帮助小郭夫妻,进入熟食这个行业就是我带他们入的行,秘方也是我帮忙配置的,这时候把我告到法院了?这不是恩将仇报吗?”。

听到这些话,执行法官心里大概有了数,认为这起案件如果采取强制执行的措施很可能会使矛盾激化,只有解开双方心结,促使兄弟和睦才是执行的最好办法,遂决定通过和解来执结本案。

执行法官首先安抚大郭,告诉他判决规定的义务是必须要被履行的,但是考虑到双方亲属关系,自己会努力争取双方和解,暂时不对大郭使用执行强制措施。随后执行法官找来小郭了解情况,小郭到院同样是“吐槽”起哥哥来,虽然承认之前是哥哥帮助自己,但认为哥哥常常虚报采购生肉价格,致使自己少分了利润,因此应该付出代价,表示分文不让,更不愿意和解。

案件眼见和解不成了,但执行法官仍不愿意放弃。事出有因,纠纷有根。执行法官认为是兄弟二人因为互相猜忌,才引发矛盾纠纷。要打开双方的心结,要把两笔账算明白,一笔是“亲情账”,一笔是“金钱账”。

7月中旬,执行法官传唤大郭和小郭同时来院面谈,双方一听对方要来,都以“和他无话好说”为由拒绝见面。执行法官反复多次打电话与双方谈心、谈理、谈法,双方当事人逐渐被执行法官的执着所感动,最终同意见面解决问题。

7月26日下午,大郭和小郭如约来到法院,双方互不理睬,气氛分外尴尬。执行法官首先以“拉家常”的方式开始闲聊,从二人的身体健康聊到下一代的学习情况,从大郭调配卤肉秘方的艰难到小郭到超市企业推销熟食所遭受的白眼……逐渐唤起二人之间的兄弟情谊,随着谈话慢慢进行,二人也逐渐解开心结,还主动讲起了童年趣事。眼见第一笔“亲情账”算出了结果,执行法官趁热打铁告知二人自己已经提前联系了东北亚食品批发中心里一位生肉商贩,让他来确认采购价格是否有问题。二人同意后,现场拨打商贩电话,电话里小郭对采购价格的疑问说了出来,商贩认为大郭采购价格部分略高可能和肉类品质及供货地有关,并没有明显的虚报。电话挂断的那一刻,二人彻底释怀。

在执行法官不懈努力下,双方握手言和,再续兄弟感情,最终以4.5万元金额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小郭自愿撤回执行申请,在温馨的氛围中完成了手续办理,本案顺利执结。

据悉,船营法院在今年年初提出了“温情执行”的工作目标,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执行的全过程,此案件正是在这一理念支撑下所办结的第三起案件。相信,“温情执行”这一执行理念的充分落实,定能发挥执行和解的积极作用,构建共赢的执行机制。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