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船营法院:小小网格编织法治和谐梦
分享到:
作者:孙畅  发布时间:2021-08-30 16:46:09 打印 字号: | |

“在社区居民小蔡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找到了被执行人李某的联系方式,16名农民工的辛苦钱到手了,这案子也就结了!”林法官欣慰地说到。原来,在“执行进网格”机制的推进过程中,林法官包保临江街道,多次深入临江街道走进下属社区进行普法宣传,并在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为居民进行专题法律讲座并现场答疑解惑,亲民的互动让林法官和与之包保的临江街道社区居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和紧密的联系,这一次网格员参与协助法官找到被执行人的事件并不意外。

小网格构建和谐网 零距离化解百姓愁 

今年来,船营法院认真贯彻落实省高院“法官进网格”工作要求,严格按照“一员多格”配置要求,确保每个网格单元都有一名法官对接。一方面发挥法院特长,通过建立法律咨询辅导机制,拓展法律法规、司法政策、典型案例宣传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发挥社区居民熟悉网格内居民动态的优势,全面实现法院工作与网格化管理的无缝对接。 

 

截止目前,船营法院全体员额法官与船营区所有乡镇、街道进行了全面对接,43名员额法官进驻全区11个街道55个社区、4个乡镇59个村屯,确保每个网格单元都有一名法官对接,建立覆盖城乡网格的纠纷解决和便民服务平台,实现法院工作与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精准对接、有效联动。

 

 特别是面向乡村地区,该院组成了以分管院领导为负责人,法官、法官助理为网格对接人的网格法官队伍,与辖区每个网格村屯建立法官进网格工作机制。做实做强中心法庭、巡回审判点、司法联络员联动机制,向辖区居民发出公开信作出七项便民承诺,为当事人提供微信咨询、电话咨询、在线调解、预约上门诉讼服务。大力推进“无讼村”建设,与小绥河等村居签订了“无讼和谐村居”共建协议,推行“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在诉前把矛盾化解在田边地头,实质性化解纠纷数量占民商事案件的20%。定期赴诉讼案件较多村居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在源头预防和化解纠纷120余件起,法庭受案同比下降6.7%。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该院走进大绥河镇小绥河村开展了“忠诚担使命 先锋耀法庭”主题党日活动,为老党员送法、送书、送祝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反响热烈。

小网格实现大作为 老百姓助力解纷争

 

网格全覆盖以来,该院员额法官制作法官“联系卡”,主动公布个人联系电话,加入辖区网格微信群,提供24小时诉讼服务和法律帮助,正是网格法官真心实意地为民解忧,8小时外的倾情付出,才得到了开篇居民小蔡的热情帮助,这就是百姓们最朴实最贴心地回应。

“张法官,我们这儿的小区有一户人家漏水了,把楼下住户家里都给泡了!这可咋办啊?”厚德社区张书记电话联系网格法官。此时已经是晚上9点。

看到是自己包保的网格社区张书记来电,洗了一半的脸的张法官擦了擦手接起了电话,对漏水事件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张书记,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有底了,之前两家人找到我,我太为难了!这回我心里有数了!”张书记乐呵呵地挂了电话。最终该事件得到了化解,避免进入到诉讼程序。

“法院网格体系”的搭建,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诉源治理工作,同样也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力量,依靠百姓,破解“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等难题,甚至可以通过“吃瓜群众”的有力帮助,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合作、实现双赢。

下一步,船营法院将做好做实“法官进网格”工作,最大限度激发“法官进网格”工作活力,把矛盾紧紧吸附在网格、化解在网格,把审判职能主动延伸成为社会治理法治化新力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