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执行,当用“心”执-----致我眼中的执行法官工作
分享到:
作者:孙畅 刘馨蔚  发布时间:2021-09-24 15:31:15 打印 字号: | |

好多当事人心目中,以为执行法官都是威风八面,好似尽显雷霆,其实执行法官在具体工作中还有艰辛的一面,有人说执行工作很难——“钱难要、人难找、脸难看”,执行法官经常处在双方当事人中间,受的是“夹板气”。

有一次,申请执行人要求对被执行人名下的座落于吉林市船营区某小区房屋进行评估拍卖。在此期间,执行法官一方面安抚申请执行人情绪,一方面与被执行人电话沟通。双方多次沟通协商并达成和解协议,但被执行人未按约定履行,申请执行人要求处置该房产,后房屋已经拍卖完毕。房屋竞买完毕后,被执行人怠于履行法律义务,迟迟不予以腾迁,在此两年期间,被执行人配偶多次来法院“闹事”并对法官态度强硬,以各种理由来推脱,拒绝腾迁。面对这种情况,执行法官始终坚持耐心沟通协调,努力让其最大限度的配合法院的腾迁工作。几次下来,看着“苦口婆心”的执行法官,又看着“严阵以待”的法警,最终被执行人妥协了,愿意自动搬离。

正是执行法官这份为老百姓着想的用心,才化解了一场场的对抗,最终是老百姓满意。今天的我们,工作在人民法院,是一种光荣,我们平凡的背后,是崇高的事业,神圣的使命。每天的“走啊今天咱俩下乡”“安排好车去银行扣划”“封条准备好了吗,今天去现场查封”是执行法官每天的日常,不论天气如何,工作不能停下。

有一次,被执行人是个66岁的老人,因为借款合同纠纷欠款5万元,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一天,执行法官带人在晚上六点把他堵在家里,强制来到法院调解。因为申请人着急用钱治病,我们组的执行法官要求他当晚履行,不然会进行拘留。但老人依仗自己年老,只是心不在焉地东往西看,看不出一丝愿意履行的意图。我们组的执行法官依法执行拘留决定,体检时发现老人有严重的高血压,无法送拘。执行法官考虑到被执行人的身体状况,便留了个心,又去门诊室请医生开了些降压药。在送老人回家的路上,顺手掏出降压药递到被执行人手中,叮嘱他按时服用,老人不可置信的接下来药瓶。几天后,老人主动拿3万元现金来到法院,表示愿意分期履行,这是第一期的钱。因为昨天那件事,让自己感到很惭愧,回去和老伴说了,老伴也不想再麻烦法官了,凑了钱便送来了。  

 后来执行法官在办公室感慨,在执行案件时,除了法官和当事人的工作关系外,我们和当事人之间还存在着一种普通的、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被执行人也是人民的一分子,倾注情感,让别人感到尊重和温暖,不要一味使用刚劲,多用技巧,柔性执行,刚柔并济下,才会有更多的解决方式。

一桩桩案件的顺利执结有力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也彰显出刚柔并济的执行魅力,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