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司法职能,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提升辖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完善多元解纷共治格局,大力促进物业服务纠纷源头治理,力求以务实有效的举措,扎实推动“化解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专项整治活动”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一站式”全链条治理,纠纷化解在基层
为更柔性、理性地处理物业纠纷,船营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调解模式,与吉林市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船营区住建局、船营区司法局以及各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组织、行业协会等各部门联合建立调解室,共同打造“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充分发挥物管部门、街道、社区、律师等多元调解力量,联动解纷,对批量欠缴物业费、物业公司不作为怠作为、矛盾突出的案件,联合政府部门、区政法委综治办等深入实地开展现场办公。将充分发挥调解在物业纠纷中的作用,促进矛盾的多元化解决。
当业主和物业服务机构发生物业纠纷后,可以直接选择到联调中心进行调解。由联调中心工作人员对案件情况进行登记并安排调解,调解成功达成调解协议后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向法院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效力,大大提高审判效率。
二、 快立快审快结,建立物业纠纷“立审调”绿色通道
开设“物业纠纷咨询接待窗口”,设专人接待物业案件当事人,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和立案接待服务。探索建立物业管理方面诉讼案件快速通道和诉调对接机制,搭建具有咨询立案、诉调对接、案件审理、法治宣传等多项功能的纠纷调处专业平台,落实“快处”措施,开通重大矛盾纠纷调解、诉讼等“绿色通道”。
速裁团队选择典型案件深入社区进行公开审理、当庭宣判,增强专项整治活动辐射效应;就典型案件的判决结果,通报街道办、物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等。
三、 完善机制,密闭纠纷化解回路
充分发挥法官进网格的作用,实行物业纠纷周排查机制,及时掌握矛盾纠纷苗头性问题,通过政策法律宣传引导,及时做好事前预防。完善联席会议机制,与吉林市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船营区住建局、船营区司法局以及各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行业组织、行业协会等各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定期对本辖区内的物业管理纠纷情况及矛盾动态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物业管理纠纷预防和调解工作。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对调解的物业管理纠纷分类统计,详细记录当事人情况、矛盾类型、案情简述、调解结果等信息,定期进行回访,确保纠纷不反弹。
近年来,船营法院坚持“诉源治理”的改革方向,致力诉前纠纷化解,通过建设“诉讼辅导室”“诉调对接工作办公室”,引入“律师调解工作室”,努力构建党委政府主导、法院指导服务、部门联动、多元解纷“大调解”格局,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开展物业纠纷专项治理工作以来,我们共排查辖区物业纠纷案件4212件、诉前调解案件4064件、诉前调解成功案件3614件,诉中诉讼14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