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吉林市看守所羁押的被告人张某即将期满释放,但面临一个大问题:其父母早亡,并无亲属,也无固定居所。鉴于严峻的疫情和严格的防控要求,如何安置张某成了重大难题。
得知这一情况后,该案的承办法官王法官十分着急,马上向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一同研究解决张某的安置问题,通过积极与张某户籍所在地的街道、民政部门联系,几经周折最终决定将张某安置到吉林市救助站,并与吉林市救助站对接,了解接收流程和需要办理的手续。
释放当日早上,王法官和其助理身着防护服,驱车前往看守所,办理好张某刑满释放手续后,按照吉林市救助站的疫情防护要求,第一时间带领张某到救助站指定的吉林市脑康医院做核酸检测。在等待核酸结果过程中为避免交叉感染,王法官将张某带回了船营法院,进院时严格进行消杀处理,并为其准备了午餐。待到下午3点,核酸检测结果一直没有出来,张某也十分焦虑。王法官又积极与吉林市脑康医院联系,在得知核酸检测结果要等到晚8点钟才能出来这一情况后,为让张某能尽快住到救助站,王法官征得吉林市救助站的同意,找到核酸检测自测盒亲自为张某做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随即王法官与吉林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将张某送至救助站指定的地点将其安顿好。
整个接送安置流程,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严格做好防护,实行闭环管理,如此“暖心”举动,让张某倍感温暖:“真是太谢谢法院了,要不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我以后一定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