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大规模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阵地战”,流调则是疫情防控的“特种战”。流调,也称作流行病学调查,流调人员是快速找出病毒传播链条的“尖兵”和“突击队员”,是精准化精细化疫情防控的直接体现。他们的职责,是尽自己所能,最大限度帮助别人。3月10日,我就开始以电话为武器,投入到了流调战斗中。
自3月2日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吉林市迅速暴发。每日的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增长,都会让吉林市民们为之一颤,当累积确诊病历达到一万多的时候,船营法院流调二组也从刚开始的三组人员变成了后来的六组人员,每组平均一天下来要打接近四五十个电话,还有后续要形成并上传核心信息表、流行病学报告以及阳性病历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登记表等工作。在这期间,时间紧,任务重,比如说在任务下发之际,核心信息表需要在两个小时之内立刻上传,对不配合的市民进行讲道理,希望予以配合等等,就这样,我们经常从清晨忙碌到黑夜。
从“接单”、到“电询”、再到“报告”,我和我的工作伙伴们合力将这些工作步骤完成,最后制成了“一人一档”、严谨详实的流调报告。我也从最初的“搭把手”变成了“熟练工”,从最开始手忙脚乱小心翼翼到现在自信从容对答如流。在这期间并不意外的我也受到了质疑,“我不能确认你的身份,我不告知你说的信息。”面对流调,当人们接到陌生的电话并且被告知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的时候,敌对、质疑、恐慌是很多人的情绪。这时候就要先学会共情,调整自己的语速、说话方式,以诚恳的态度来化解他们的不安。另外,我也会告知他们我是一名志愿者,让对方感觉到我是在帮助他,双方共同来解决问题,他才会信任你,提高工作效率。
我体会着防控人员的坚持,见证着流调报告中的“人间百态”。在疫情下,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唯有戮力同心,方能共同抗疫,我切身感受到了同向而行的力量,吉林终有吉临时,长春定复往常春。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现在美丽的吉林已经来临,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