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爸妈的意思是非常感谢您公正判决!谢谢您!”在宋某儿子的手语翻译下,在场的人明白了宋某夫妇的“心声”。
“其实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没想到他们夫妻俩亲自来感谢。”尹法官接到这面写着“秉公执法 扶残助残”的锦旗,内心感慨万千。
这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庭审
原告宋某夫妇是聋哑人,宋某骑着摩托车载其妻子去往打工的路上,被一辆重型货车撞倒,二人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因双方对赔偿事宜不能达成一致,宋某夫妇遂起诉到船营法院。
庭前,尹法官得知宋某夫妇均会出庭,便与委托代理人沟通,了解到宋某夫妇能识字、能书写后,积极与技术部门联络,将原告席上的电脑屏幕亮度调高,并多次嘱咐书记员开庭时将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庭审笔录字体调大。同时,在原告席上准备好了纸和笔,方便原告书写意见。
庭上,为了照顾到宋某夫妇,尹法官在保证庭审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放缓速度,让他们通过查看电脑屏幕上的庭审笔录“听见”整个庭审过程,并在开庭过程中多次询问宋某夫妇是否需要补充,耐心等待二人将发言内容写在纸上。
庭后,在得知宋某夫妇家庭拮据的情况后,尹法官第一时间将判决书发到原被告手中,并督促被告某保险公司尽快给付赔偿款。仅仅用时3天,宋某夫妇就拿到了20余万的赔偿款,二人当天下午就将锦旗送到了船营法院。
这是一面“掷地有声”的锦旗
对于宋某夫妇来说,这场庭审是“无声”的,但是,却让他们“听见”了正义的声音。在送锦旗时,宋某夫妇反复用手语表达着谢意,生怕儿子没有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感谢之意,在场之人无不动容。一句“秉公执法 扶残助残”掷地有声,饱含着人民群众最淳朴的感恩之情,是对人民法官最响亮的评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司法为民的路上,司法的温度永远不会缺位。
下一步船营法院将继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强化对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让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受到司法的正义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