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自2022年5月集中管辖吉林地区部分知识产权案件以来,本着从化解心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妥善审理了数百件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线下“面对面”,共情解纠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日益频发,但相当一部分案件案情简单,涉及的法律问题争议不大,如果能通过调解的方式有效解决,不仅可以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也能及时对侵权商户进行普法,培养广大经营者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2023年5月至6月,上海某股份有限公司就侵害其商标权的18件案件起诉至船营法院。承办案件的马法官自收到诉讼材料后,就全面详细阅读起诉状、提交的证据材料,并查阅了各地法院对类似商标侵权案件的裁判文书,重点了解有关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和方法。在庭审过程中,马法官了解到上海某股份有限公司提起这批诉讼,主要目标是为了打击假冒其注册商标的产品,获得赔偿不是主要目的。而被告们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对于自己突然被告上法庭,感到难以接受。在了解各方当事人的想法和诉求后,马法官主动向被告们就商标权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法律后果等进行释法明理,分析了侵害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庭审后,被告均表示对自己的侵权行为表示后悔,并有10起案件的被告当庭给付赔偿款,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通过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方式,马法官还先后办结了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系列案件,某投资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系列案件,某服饰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系列案等案件,调解的案件,当事人均给付赔偿款,判决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均息诉服判,通过案件审理,达到了维护民营企业合法商标权、著作权的权益,营造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治环境。
线上“云调解”,便民了纠纷
“各环节效率都更高了,诉讼周期缩短了,诉讼负担降低了,公司以最低的成本维护了最大的合法权益,给法官点赞!”
在某铅笔有限公司起诉的14件侵害商标权案件中,考虑到原告代理人均在外省的情况,为了降低诉讼成本,提高纠纷化解质效,马法官在与双方当事人沟通后,决定通过“云上法庭”对该案进行审理。
为了确保线上庭审能够正常进行,马法官积极与当事人进行电话沟通,指导当事人下载“云晤”APP软件,预约开庭并按期审理;开庭前,认真倾听双方诉求,劝说双方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庭审中,为双方梳理争议焦点,逐项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自此,一场跨越千里的云端庭审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通过“云”对话实现了纠纷化解不出门、网络诉讼零跑腿,极大的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
普法多举措,扩大影响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船营法院加大知识产权法治宣传力度,以净化市场竞争环境,营造公平竞争氛围,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联合相关部门设立“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通过“司法+行政”的方式创新服务举措,优化服务供给,助力企业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业环境。召开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情况。在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知识产权”宣传专栏,主动发布各类普法信息。在知识产权宣传周,开展“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有力支持全面创新”主题系列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全面宣讲进社区、集中宣讲进企业、重点宣传入商铺的方式,发放宣传资料,解答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