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船营法院高度重视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工作,始终将其作为执行工作的重点,加强多部门协调配合,强化执行力量保障,不断加大执行力度,针对务工人员讨薪、追索劳动报酬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建立快速执行、主动执行、优先执行的常态化运行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申请人沈某是一名外来务工的劳动者,2023年2月开始在高某开办的浴室柜厂打工,2023年4月,由于浴室柜厂资金紧张,没有给沈某发工资,高某在6月给沈某出具了欠条,承诺当月还款,但其一直未按照约定履行,沈某多次索要,高某均以没钱为由,拖欠至今。沈某家住外地,索要工资要往返两地既耗时又耗力,无奈之下,沈某向法院起诉高某拖欠自己的一万元工资。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秉持“小标的,大民生”理念,案件的执行标的数额虽不大,但考虑到所欠款项均为沈某养家糊口的辛苦钱,办案法官立即对被执行人高某名下的财产进行查找,经过房产、公积金、车辆、保险等相关单位的全面协查,发现高某并无财产可供执行,且被执行人拒绝沟通。
11月10日,申请人沈某发现被执行人高某车辆,第一时间向执行局提供线索,执行法官火速赶往现场,向高某释明了若不履行判决给付义务,将对其采取拘留、限制高消费的措施,会对其生活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打工人的角度讲述了沈某外出打工的艰辛不易,引导其将心比心。在法律威严的震慑和执行干警的不断努力下,被执行人高某态度转变,表示愿意履行案款,会将涉案案款全部筹齐送至法院。
当沈某收到属于自己的工资时,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这场来回往返外地的奔波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沈某拿到了工资款后,不停向执行法官和干警表示感谢。
群众的“薪”事,就是我们的心事。下一步,船营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理念,快速有效解决劳动者“薪愁”问题,当好“护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