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船营法院执行局进行执行体制机制改革,组建“速执”团队,不断强化案件繁简分流,努力在执行“快车道”上跑出“加速度”。
一、深化执源治理,执前调解有新招
船营法院执行局结合执行工作实际,优化人员配置,精心打造了“1+2+3”速执团队,即由“1名员额法官+2名法官助理+3名社会调解力量”组成执前调解力量。审查执行立案时,询问申请执行人是否同意进行执前调解。同意调解的,当日将案件移交至执前调解中心,员额法官在1日内对案件进行甄别分类,认为适合执前调解程序的,指导申请人填写《财产保全申请书》《执行前调解告知书及同意书》并导入执前调解程序。对确定执前调解的案件,通过“执保”案号在10日内完成线上线下全部财产查询和控制,随后组织调解力量,利用已掌握的查控结果,通知债务人到场,债务人无法到场的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电话联系的方式交流沟通,并制作调查谈话笔录,通过告诫执行后果、减轻执累、预告纳入失信等方式促使达成执前和解,自申请人提交申请时计算全程不得超过30日。
对债务人履行完毕的案件不作立案,当事人要求立案的则允许立案,以执行完毕方式结案;对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长期履行的,执行立案并终结执行;对和解意见分歧较大无法达成执前和解协议的,及时转入执行实施中心办理。截至目前,共进入“执前调”程序案件205件,经调解后履行完毕和长期履行共74件,执行完毕案件同比增加32件,执源治理取得实效,执毕率大大提升。
二、努力自我加压,速执团队亮尖刀
“没想到才立案几天我的钱就拿到了,法院的执前调解还真是高效”申请执行人王某感慨道。在这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中,执行法官了解基本案情、财产查控情况后,发现王某和张某之前是大学同学,可以通过同学情谊角度下功夫,执行法官多次与当事人耐心沟通,释法明理,最终,张某一次性还清所有债务,该案在一周内快速高效执行完毕。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要想改革行稳致远,速执团队既要加速度更要细微之处见真章,速执团队秉承“主动执行、快速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款”理念,紧盯民众急难愁盼,对准涉民生追索劳动报酬、交通事故赔偿等小标的案件,始终以高效快速实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目标,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缩短办案周期,真正让执行工作快起来。
三、践行能动司法,终本清偿新路径
速执团队坚持依法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同向而行,在提速增效的同时也注重执行方式的智慧和温度。在一起系列物业合同纠纷案中,执行法官考虑到被执行人多为同一小区住户,强制执行只会激化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致使小区管理更加混乱,故需调解优先,通过沟通发现症结,才能真正化解矛盾。通过召开听证会,现场答疑解惑,执行法官积极向业主释法解疑,告知若被法院强制执行,留下不良记录,会给自己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在执行法官的不断努力下,3人当场缴纳执行款,2人达成执行和解。
刘某是一起涉民生案件的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标的仅2500元,在执行通知书发出后多次与其沟通,但其仍不履行还款义务,执行法官在接到申请人提供线索后,立即赶往现场,找到被执行人刘某,并耐心做其思想工作,讲明拒不还款的严重后果,但刘某一直不为所动,拒不配合履行法定义务。面对此种情况,执行法官果断对刘某采取强制措施,将其带上警车拘传到院,刘某幡然醒悟,总以为标的小可以逃过一劫,存在侥幸心理,见此情景他急忙表示愿意履行还款义务,当即联系申请人将执行款转入微信,该案当场履行完毕。
年初以来,速执团队积极采用强制措施,对于小标的案件中有能力履行却不履行的当事人,果断采取惩戒措施,体现司法威慑力,共出动警力20余人,拘传22人,拘留6人,16人当场全部履行,执行完毕84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