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民生小案,不小“调”
——政协委员“新身份”,赋能矛盾纠纷化解获实效
分享到:
作者:李杨  发布时间:2024-06-12 16:25:45 打印 字号: | |

委员积极参与调解,深受群众好评

“这样的调解我们还是第一次参与,也深深感受到了政协调解员为了老百姓的问题确实在认真负责地协调和沟通,使我们的矛盾得以圆满解决,特别感动,也没啥说的,真的特别感谢!”在某银行金融调解室里,双方当事人感激满满,现场气氛融洽。

2009年12月28日,刘某向某银行申请贷款4万元,偿还部分利息后,再未还款。某银行以刘某未按期还款为由,诉至法院,截止起诉时王某尚欠贷款本息6万余元。船营法院收到案件后,认为该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在征求双方当事人意见后将该案导入诉前调解程序,从政协特邀调解员人才库中挑选具有专业知识的王政英律师作为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

调解员接受委派案件后,第一时间与刘某取得联系,了解到刘某原本生意做的不错,打算通过贷款扩大规模,但钱都投进去了,却“血本无归”。起初,刘某认为都已经欠这么多年了,可还可不还的无所谓。调解员反复进行劝解释理,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分析刘某的难处和实际情况,开导其妥善解决纠纷。经过多次释法明理,刘某放下思想包袱打算还款,并向调解员和法官表达了想一次性还清贷款,希望能争取到减免利息的意愿。调解员、法官与银行工作人员多次沟通,银行鉴于刘某可以一次性清偿贷款,遂决定为其减少1万元利息。为方便刘某偿还贷款,法官与调解员一起至银行进行巡回审判,达成还款协议且刘某当庭清偿贷款本息5万元。

拓宽履职渠道,助力基层治理

政协委员具有社会交往面较广、社会经验较丰富的独特优势,通过法理、情理相融合的形式进行调解,让群众更易接受。船营法院积极依托政协组织“人才库”“智囊团”,聘任21名政协委员担任特邀调解员规范开展调解工作,落实委派、委托调解制度,在受理和审理矛盾纠纷案件过程中,采取立案前委派、立案后委托、诉中邀请等方式,向政协特邀调解员发送委派、委托调解函,并移送案件相关材料,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政协委员进行调解。政协力量与法院力量的结合,能够提高解纷效率,有效降低诉讼成本,优化司法资源,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赋能调解工作,未来可期

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构建“政协+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生动实践,也是政协委员履职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将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通达社情民意的优势与法院多元解纷、审判职能优势相融合,通过建立健全调解机制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的纠纷解体系,研究多元化解纠纷举措,定期通报工作进展,邀请政协委员旁听庭、见证执行、参加听证等审判执行活动,实现1+1>2的聚合效应。

下一步,船营法院将从全局高度谋划推进工作,强化“政协+法院”的联动协同作用,推动调解工作常态化、精准化、专业化,从共建共治共享的高度出发,与政协形成诉源治理工作合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责任编辑:船营法院